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洞见湾区|发挥“三重”创新示范作用,广东加快推动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 21经济网      时间:2023-08-11 17:52:40


(资料图片)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樊佳惠 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将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明确绿证是我国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猛增长,是本次《通知》出台的重要背景。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五成。当前,除了能源电力供应正经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期”外,我国电力资源配置处于“全面放开深化期”,电力系统则处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期”。绿证与绿电交易将成为电力市场实现效率、环保、安全三重转型目标的关键切口,也是从“能耗双控”走向“碳排放双控”的必经之路。

作为我国制度创新的高地之一,广东高度重视绿电证书制度落地,并率先在省级层面探索与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消纳衔接的绿电交易。近两年陆续发布《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推动完善能源价格政策,推广绿电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

此外,广东是典型的制造业大省与全国第一外贸大省,绿电消费对推动传统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并且有助于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企业产生的影响。2022年,广东绿电成交电量超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余倍。目前,广东已成为市场最活跃、交易意愿最强烈、市场规模最大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之一,在全国绿色电力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创新示范作用。

一是在“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规则上的创新示范。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既是国家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平台,也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改革进程中首个开展探索的区域市场。其中广东又是电力现货市场的重要试点,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启动试运行,2021年底进入连续运行,为现货交易扩大至南方五省乃至全国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广东经验”。在绿电中长期交易方面,2022年巴斯夫与博枫在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下,签署了一份为期25年的固定价格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协议,改变了我国绿电交易合同一年期限的主流做法,为长期绿电交易领域开辟了先河。

二是在电-碳市场协同联动上的创新示范。碳市场是将碳排放权益以配额形式分配给经营主体,并允许将碳排放权益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机制。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电力市场、碳市场并行的市场体系,但由于电-碳市场分属能源、环境部门管理,在运行机制、考核标准等方面缺乏协同,且电碳价格传导链条不畅通等原因,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仍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尚未形成节能降碳合力。广东碳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核证自愿减排量线上交易,为试点电碳协同、推动数据互认打下基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自上线交易以来,年成交量及成交金额均稳居全国首位。深圳则基于《深圳市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加强绿电消费与深圳碳交易市场的衔接,探索将绿电交易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纳入碳交易市场履约补充机制。

三是在绿电消费应用场景方面的创新示范。以南方电网为例,南方电网后勤管理中心与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广东能源集团签订绿色电力交易购电意向协议,约定每年交易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万吨。基于此,南方电网生产科研基地成为我国绿电消费规模最大的中央企业零碳总部基地。此外南方电网还陆续建设了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首座“零碳大楼”、深圳后海全国首座“零碳智慧科普变电站”等示范项目,将绿电建设与建筑、仓库、平台、配电房、变电站等多个场景深度融合。绿色金融探索方面,今年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发放了全省首笔绿色电力交易贷款,相比市场平均利率优惠30个基点,有效解决了企业购买绿色电力的资金周转问题。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广东及全国绿电交易仍以“自愿交易”为主,有效需求不足,建议继续发挥制度探索“试验田”作用,适当提供绿电价格补贴,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此外,促进绿电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优化配置,提高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加快可再生能源进军海外市场。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